“变”则通,重庆这些区县抓住了关键
两江观察微信公众号
2022-07-06 13:29
听新闻

有效激活、整合“地、钱、人”,“三变”改革正从根本上盘活土地、盘活产业、盘活乡村。

近日,重庆发文对2021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方予以督查激励。其中,沙坪坝区、渝北区、南川区、綦江区、梁平区在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扩面深化农村“三变”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等农业农村改革工作创新措施实、效果好,受到表扬。

事实上,“三变”改革一直是重庆推动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是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培育农村新业态、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重庆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要扩面深化“三变”改革。

那么,沙坪坝、南川、梁平等区县在“三变”改革中究竟蹚出了哪些新路子,总结了哪些可供复制推广的经验?两江观察就此进行了采访调查。

▲沙坪坝回龙坝镇梁滩河风景。郭晋 摄/视觉重庆

资源如何变资产

“三变”改革的重点,是高效整合闲散的农村土地资源,最大限度实现经济价值变现。

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重庆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村增加到2234个,累计入股耕地、林地270万余亩,盘活集体林地、草地、水域、“四荒地”56万亩,闲置农房等5820套。

对农村而言,土地是最重要的资源。当前农村仍存在耕地撂荒、农房搁置、生态资源浪费等情况,部分土地长期经济效益几乎为零。相关区县深知,只有让土地“活”起来,农村的经济才能“火”起来。

——挖掘山水资源。沙坪坝累计盘活村集体土地、林地、山坪塘、溶洞等自然资源4.1万亩,中梁镇龙泉村、庆丰山村集体经济组织与企业合作,利用天然溶洞打造“一洞天藏”窖藏酒、“溶洞泉水豆芽”等生态产品,市场供不应求。

南川头渡镇前星村利用天生桥峡谷、瀑布、溪流等特色资源,打造前星大峡谷露营旅游基地;水江镇山水村依靠优质的水资源,建设原水采集厂,为城区供水公司供应原水,每年集体经济组织增收20万元以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盘活闲置房屋。其中,梁平猎神村就是一个典例。该村正参与打造明月山川渝民宿群,累计盘活闲置农房、宅基地14000余平方米、盘活田土山林近800亩。其中,重庆怡幽谷农林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建设“梦溪湉园”民宿,闲置宅基地折价入股8%;老鹰窝旅游管理有限公司利用37户闲置农房,建设“墨林竹院”民宿……闲置农房焕发一新,为农村经济注入新活力。

在沙坪坝中梁镇,50余栋闲置农房入股企业,成为别具特色的乡村民宿;在綦江石佛村,闲置废旧老办公楼被改建成避暑客栈;在南川山王坪村,1800平方米闲置废旧学校发展起避暑养老产业,“凉资源”变身“热产业”。

——用好荒地资源。如沙坪坝就清理撂荒地6700亩,进行连片整治、成片打造,统筹种植粮油、蔬菜等农产品,其中凤凰镇五福村集中整治撂荒地150亩,引进业主合股联营开展粮食种植;歌乐村盘活600余亩闲置土地,打造生态观光果园,“荒地”变成“宝地”。

在南川,骑龙镇柏林村将农户200余亩闲置土地统一整理规划打造“红美人”柑橘基地,冷水关镇茶园村、平安村、幸福村303户农户也将1600余亩土地入股茶缘之春茶叶专业合作社,打造有机茶种植基地,荒山荒地变成了“生金之地”。

在綦江,横山颐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流转新寨村315亩撂荒地种植水稻,正浩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打通天星村156亩撂荒地种植玉米,市场化运作让土地综合效益大幅提高。

▲綦江安稳镇山羊加工产品。颜安 摄/视觉重庆

资金如何变股金

“三变”改革的难点,在于资金能否长期留在乡村,成为撬动产业发展的支点。

众所周知,在农村发展特色产业,一个难题就是投入大、风险高、收益慢,资金不足一直是困扰农村产业做大做强的根源性问题。而“资金变股金”,将社会各界闲散资金力量形成合力,扭成一股绳,解决资金单打独斗的局面,为破解资金难找到突破口。

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重庆农村“三变”改革集体经营性资产13.4亿元,撬动社会资本27.1亿元,为乡村产业的发展壮大注入强劲动力。比如,沙坪坝整合各级财政资金2428万元,撬动社会资本3000万元、集体资金500万元和村民自有资金200万元投入到“三变”改革;綦江统筹财政资金5205万元,634个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其中,形成股金1.9亿元……

这些“聚沙成塔”的资金,首先以“股金”的形式注入到各大生产型企业,为农村发展壮大特色产业进一步夯实基础。

比如,綦江安稳镇安稳村牵头,联合观音村、召台村等筹资300余万元成立重庆市綦江区鸿强食品有限公司,发展种养结合、屠宰加工、羊肉美食、全网销售的安稳山羊全产业链,2021年村集体实现经营性收入400万元;赶水镇麻柳村拉动新炉、双龙、洋渡和龙沧4个村集体组织投资100万元,统筹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利用闲置用地新建泡菜厂,引进奇味佳食品公司联营合作,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市场优势和村集体带动农户种植优势,把赶水草蔸萝卜产业做大做强。

又如,南川金花村将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50万元、试点资金100万元打捆入股重庆市巨昌农业有限公司,按照6%的固定比例进行分红,每年分红9.5万元。此外,按照农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相关规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以财政补助资金一定比例在企业配股,每年还可实现配股收益2.58万元。

除了将资金直接入股生产型企业,梁平还创造性将资金入股到金融保险公司,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以设立担保基金、贷款贴息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

据悉,梁平财政出资2700万入股重庆市农业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成为第2大股东;出资1.77亿成立梁平兴农融资担保公司,基本解决区农业经营主体涉农贷款需求;设立贷款风险补偿基金1000万元,坚持每年安排500万元用于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承保生猪收益、梁平柚收益、水稻制种等险种,年保险额度6.5亿元……

有了资金保障和保险兜底,截止2021年梁平集体经济组织共持股1.3亿元,每年可分红520万元,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收入达1.1亿元。

▲4月10日,南川区兴隆镇金花村村民在采摘白茶。瞿明斌 摄/视觉重庆

农民如何变股东

“三变”改革的目的,是要让农民实现有活干、有钱赚、富起来。

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重庆农村“三变”改革使355万农民成为股东,试点村人均增收达510元,农民真正享受到了改革红利。

需要指出的是,农民之所以长期以来收入微薄,很大原因在于其力量分散和弱小,无法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而“三变”改革通过散户整合,让农民深度嵌入产业链,形成利益共同体。也就意味着,实现“农民变股东”后,村民不仅是农民,也是产业工人,还是企业股东,与“全产业链”牢牢联结在一起,让农民的腰包真正鼓了起来。

在沙坪坝,5.5万农民入股变为股东,形成创业创新基地4个,创造就业岗位600个,农民股东就近务工年收入达到2000万元。丰文街道三河村,改革前村集体年收入不足1万元,开展农村“三变”改革后,2021年村集体收入达120万元,人均分红6015元。

在南川,金花村万余亩产业基地,涉及800余户3000余人,农户每年实现土地收益305万元,农村闲置劳动力参与基地务工,每年实现务工收益525万元,农户作为村级股份经济联合社股东,每年实现股东分红43多万元。此外,鸣玉镇中心社区统一开发打造稻香渔歌示范基地,2021年集体经济组织实现经营收入140余万元,为108户农户实现二次分红8.48万元,还通过务工、旅游服务等收入达30余万元,实现财产性增收。

在綦江,全区累计18965人次由农民变股东,比如中峰村367户农户以700亩土地入股特色产业,其中58户入股100亩建设印子山蜂园,每年每亩保底分红400元;147户入股300亩发展中药材蜜源种植基地,每年每亩保底分红200元。此外,全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组建劳务公司193个,有效盘活农村劳动力市场,2021年实现经营性收入7900万元,带动就近就业5500余人,增加农户务工收入1830万元。

以产业为平台,以股份为纽带,“三变”改革正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真正构建起农民参与的利益共同体,有力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农村持续发展、农民稳步增收,让乡村实现美丽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