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晓得不,重庆地名里有多少“湾、沱”? 重庆区划地名文化展示馆即将开馆,去那里找答案吧
重报集团都市传媒
2022-10-26 06:36
听新闻

重庆,一座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地势刚险,重屋累居,街巷密集,地名繁多,老街巷承载的老地名,所蕴含的文化意味尤其独特。

那你知道依山傍水的重庆城里,究竟有多少地名带有“沱、湾、浩”,又有多少地名带有“洞、坝、坡”吗?在即将开馆的重庆区划地名文化展示馆内,将给每一位观众清晰的答案。

昨天,重庆区划地名文化展示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展馆位于渝中区白象街传统风貌区内,由市民政局和渝中区联合建设。展馆共分为三层,一楼是魅力重庆厅,主要展示整个重庆市范围内的地名文化;二楼是活力母城厅,主要展示“母城”渝中的地名文化;三楼是潮玩星球厅,主要展示地名文化实物、地名大数据及重庆特色地名文化氛围。

山水之形成为取地名的最大特色

“对于山水的理解,重庆人称得上首屈一指,他们像庖丁解牛一般,对山水的各个部位无比清楚,衍生出来一系列独具地方特色的重庆地名。”展示馆相关负责人说,在重庆人口中,山体突出的地方叫做“峰”或“岭”,两峰之间的凹处叫做“垭”,山顶的平地称之“坪”,而山间或者河边的平地叫做“坝”,连接坪与坝之间的地方,较为平缓的叫“坡”,较陡的叫“崖”。外地人来重庆必须打卡的洪崖洞,是因有洞穴位于洪水汇聚的山崖中得名。

而对于伸入江河之中平坦或者碎石裸露之地,重庆人叫它为“滩”。

在水运为主的年代,重庆江河之中滩多水急,这些地方被过路的客商看到之后,便以“滩”为名传播到重庆内外,从此固定和流传开来,大名鼎鼎的龚滩古镇便是其中之一。

至于水流缓慢且水面弯曲开阔之处,被重庆人叫做“沱”,这里适合船只停靠,常常形成码头和城镇,重庆以“沱”为地名的也不在少数,如唐家沱、郭家沱、王家沱、李家沱等。据初步统计,重庆中心城区带“沱”的地名有32处,全市有598处。

至于重庆地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湾”,其实就是由山地三面围合、一面开阔地形成山麓缓坡地带,因这里地势起伏小,为山地堆积物和水源聚集地带,土质较好,十分适合旧时人们耕种谋生的需要。整个重庆地区,大大小小的“湾”地名,超过了80000处。

这些重庆最具特色的地貌名词,大多作为地名的后缀而使用,等到它们与千奇百怪的词语相遇,就演绎出重庆最具特色的地名文化。

从重庆地名领略重庆城市发展史

朝天门、千厮门、天官府、道门口、领事巷……一个个重庆老地名,见证着这座山水之城历史上的每一个重要时刻。

该负责人介绍,渝中“母城”四次大规模筑城史,最终形成了老重庆城开埠前城市发展的主要格局,也形成了重庆“九开八闭”十七道城门的名字。

如朝天门城门上原书“古渝雄关”四个大字,面朝当时天子所在地,以此得名;千厮门名取自《诗经·小雅》“乃求千斯仓,万斯仓,黍稷稻粱,农夫之庆”之句;南纪门出自《诗经·小雅·四月》“滔滔江汉,南国之纪”,是谓该门是水陆两通的重要交通总汇……

南来北往、东去西至的客货穿行城门,通江达海,繁荣了城市,也见证了重庆依山为城、凭水而兴的历史印迹。

而从公元前314年秦并巴郡以来,位于渝中区的重庆母城,历来都是郡、州、路、道、府、县治所在地,也因此留下众多与此相关的名称。

比如七星岗的“天官府”,因明朝太师、吏部尚书(习称天官)蹇义府第建此得名;“道门口”因康熙在此建川东道署而得名;“火药局街”因清朝末年清兵绿营制造、存放火药而得名……如今这些地名为人们了解重庆历史上曾有过的行政建制情况提供了参考。

而随着重庆通商口岸开埠,西南地区打开了连接外部世界的窗口,对重庆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重庆地名中也留下深深印记。例如,“领事巷”来源于1900年前后英、美、法、德等国领事馆纷纷迁驻通远门内一带。

时间来到抗日战争时期,重庆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1939年5月3日、4日重庆遭受日机大轰炸,重庆人民在原蹇家桥以及相邻街道的废墟上重建合并命名为“五四路”,以为纪念,勿忘国耻,代表“愈炸愈强”的不屈精神;为纪念辛亥革命时期在重庆从事革命斗争的革命先驱杨沧白先生而命名了“沧白路”;为纪念有着“革命军中马前卒”美称的著名民主革命家邹容烈士而命名“邹容路”……

而“解放碑”,更是彪炳史册的历史见证地,烙印了重庆这座城市的苦难与光荣。

重报集团都市传媒记者 李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