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故事 | 大山深处藏“戏骨” 高龄戏班护航“国宝”进阶非遗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2022-06-10 06:00
听新闻

记者手记:这群“老戏骨”有用不完的热情,对于他们来讲戏曲人生没有谢幕,就算青春用尽。

农忙时,扛起锄头,披上蓑衣,辗转于农田工地,为了生计奔波不停;农闲时,戴上面具,放下幕布,几个人就是一台戏,唱出百转千回。

在重庆酉阳,一群平均年龄超过65岁的农民唱戏人,农忙务农、农闲从艺,世代传唱着古老阳戏。

6月11日,是我国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一年前,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酉阳阳戏入选扩展项目名录。本期百姓故事带你走进这台戏班,看大山里的“老戏骨”们如何在坚守和传承中,演绎精彩人生。

01

戏班里的主心骨 把古老戏种传承发扬

手拿锣,敲起鼓,一张幕布隔出台前幕后,主角头戴面具鱼贯而出,高亢的唱腔穿透云雨。戏台一侧四人组成一支伴奏乐队,敲打声陆续吸引邻里乡亲赶来听戏。

传承了几代的孙悟空半套头面具。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陈攀 摄

酉阳阳戏,又称脸壳戏、面具戏,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因演出时,演员佩戴各种形式的木质脸壳得名。

入夏,雨水总在不经意间降临。对于69岁的掌坛师陈永霞来讲,这一幕很寻常,因为下雨意味着农闲,放下锄头他的角色便迅速切换至阳戏人。

在酉阳铜鼓镇清泉村,陈永霞的另一个身份是面具阳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得益于祖辈和父辈的熏陶,他从小便耳濡目染,二十多岁时就接过了阳戏传承的重担。

唱、念、作、打样样精通,生、旦、净、丑四种角色任意切换,又是雕刻阳戏面具的能工巧匠,使得他掌坛的戏班子远近闻名。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阳戏不再是当地百姓生活中的流行节目,对它的感情,只有中老年人依然深厚。在生计面前,很多年轻人选择摘掉脸壳。

阳戏该何去何从?许多个日夜里,陈永霞辗转反侧。然而,人生的许多领悟,都在刹那降临。他想到,过去阳戏口耳相授,师从家传,正是利用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力,让这一传统文化得以延续传承。

思及此处,他重拾信心:还没有到放弃的时候!

“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完整准确地把祖辈传授的技艺,毫无保留地教给想学的人,而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力仍是最好的老师。”

掌坛师陈永霞(左)。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陈攀 摄

在戏班子面前,陈永霞不止一次说起这句话,让剩下的成员们备受鼓舞。大伙扛起锄头,是劳作于田间地头朴实的农民,戴上面具,则摇身一变成为阳戏人。

在过去的四十余年里,阳戏班子锐减,阳戏人在流失,但无论生存环境如何变化,陈永霞和戏班子成员们留下来的选择没变。

02

戏班里的坚强台柱 冲锋陷阵把阳戏唱“出圈”

做好传承这件事没有想象中容易,却比预想中坚持得好。

清泉村的戏班成员,平均年龄超过了65岁,年纪最大的已有80岁高龄。正是这群高龄“戏骨”撑起小小舞台。

阳戏伴奏打击乐器。陈攀 摄

年过八旬的石茂昌、陈永胜、冉井尧听力不大好,68岁的杨秀芹因糖尿病刚做完手术还瘸着腿,走路不稳当,几个人被安排进伴奏乐队。

每当陈永霞召集,放下手上农活儿,散落于田间的阳戏人迅速归队。

“凡兵权你来演名将杨文广,杨金花由冷林锴来,杨八妹......”演出时,戏班成员冷丁祥成了陈永霞的左右手,拿出剧本翻到《穆桂英挂帅》,他迅速为剩下的演员分配角色。

拿到角色的演员听令而去,化妆、穿上戏服、戴上面具,他们从田间地头走上戏台。

“穆桂英53岁又出征,只因文广抢帅印。”

锣鼓声声唱词起,冷定祥掐着声线来到台前,步调带动衣裙翩翩,一招一式利落干练,把穆桂英的刚烈直爽演活。这时,斜戴木质脸壳的角色鱼贯而出,一出好戏就此开锣。

冷定祥饰演旦角穆桂英。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陈攀 摄

穆桂英的扮演者冷定祥,这个个子瘦小的老人身体里蕴藏着大大能量。在戏台上,他的旦角扮演无人能敌。每遇大型舞台或者重要节庆活动,他第一个冲锋陷阵,走在前头。

“唱一台戏少的五六十元,多的120元,一年下来也不过十余场。”这是大多数阳戏演员的现状,即使唱功深厚如冷定祥也不例外。

虽然无法单独作为谋生行当,冷定祥却乐在其中。

冷定祥为大家分配角色。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陈攀 摄

将利益得失暂且放在一边,他时常代表清泉村戏班子奔忙在各地的节日庆典,为了培养爱好者,他把去到的每一个舞台都当成一次出彩亮相的修行。在一场又一场的展演活动中,酉阳面具阳戏开始被外界关注。

2015年他把旦角唱到北京,这是他代表戏班子首次出渝进京参演阳戏剧目《平判招亲》。这次演出,他扮演的旦角拿下了“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戏剧汇演”优秀表演奖。

在他看来,这不仅代表个人成就和荣誉,也是清泉村戏班子的一次精彩“出圈”。

03

戏班里的忠实守护者 数十年把守阵地擦亮面具

在铜鼓镇,世世代代,祖祖辈辈,听阳戏,学阳戏、唱阳戏,沁润在这种古朴又原始的传统戏里长大,陈永霞和戏班的30名成员自然成了这一传统文化的忠实守护者。

陈家院子里,永远有一间房为阳戏而留,即使在常年落锁的时候,也时常有人出入维护装备,阻挡时间的啃噬也阻止世人的遗忘。

阳戏装备被存放在落锁的房间。陈攀 摄

从条凳上站起,84岁的阳戏演员石茂昌组织大家搬出三个“百宝箱”。一把钥匙打开一把锁,一张张做工精良、表情生动的木质脸壳终于得以呼吸新鲜空气。

百宝箱里,最名贵的是一张张用白杨木制作而成的木质脸壳,由阳戏人亲手雕刻。小小面具浓缩千年技艺,代代相传,岁月的沉淀附着其色,呈现明暗对比,颜色越深年代越久远。

当一张孙悟空半套头形状的面具从箱子最底层翻出时,石茂昌在烟斗升起的朦胧中开口。

“从记事起就有这张面具,比我们在座的任何一个人年纪都要大。”石茂昌自豪地笑起来。

随着年岁的增长,身体状况已不再允许他像年轻时那样步调灵活、动作连贯。因此,在戏班子里他很少出演角色,不过他永远闲不下来。

穿戴面具。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陈攀 摄

每当开锣前与开锣后,他跟着忙前忙后,整理戏服、擦拭面具。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却是阳戏文化得以传承保留的根本。

在农与艺的角色切换中,石茂昌默默守护了大半生。数十年来,他和戏班子成员们共同守护着这些财富,让阳戏永不褪色,让阳戏面具历久弥新。

04

老戏唱出新声 “国宝”仍在努力奔跑

实际上,除了戏班、戏台外,还有另一群人为阳戏文化的传承保护努力奔跑。

2006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春风吹进酉阳。

“我们组织收集了面具阳戏所有的堂班资料,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要求进行整理、归档,建立了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邀请专家、学者参加面具阳戏论坛,对其进行研究。”酉阳县文化馆馆长陈永胜介绍。

2007年,酉阳面具阳戏成功申报为重庆市第一批市级保护名录,阳戏人得以站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舞台。

身份的改变,一股前所未有的荣誉感击中陈永霞、冷定祥等阳戏人,传承发扬阳戏的信心再次由内而发。

阳戏幕后准备工作。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陈攀 摄

站上非遗传承的舞台,从百姓自娱自乐到亮相节庆赛事,陈永霞等阳戏人不再“孤芳自赏”。

2021年,《酉阳土家面具阳戏》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传统戏剧类,正式成为“国宝”。

如今,走进铜鼓镇,面具阳戏的元素随处可见,甚至融入当地乡风文明建设,成为守住文化根脉、留住乡韵乡愁、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瑰宝。

“戏班每年还新增了日常经费三千元,减少后顾之忧,大伙儿有更多精力投入阳戏传承。”陈永霞开心道。相对过去,戏班子有了很多起色,酉阳县政府和铜鼓镇政府在经费、政策上给予一定支持,大家一直牵挂的阳戏装备一下子更新换代。

初夏的雨来得急去得快,陈永霞的院子里,戏曲声声、不绝于耳。院子里的桂花树支一片绿荫,撑起最好的舞台。

也许,戏曲总有唱罢的时候,但对这群“老戏骨”来说,戏曲人生永远没有谢幕。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陈攀 文/图 主持/林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