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纪录丨《巫咸鉴宝》第四集:宁厂曾创造过四川地区四分之一的盐产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2022-09-06 07:00
听新闻

“一泉留白玉,万里走黄金”是宁厂曾经的辉煌。小小的大宁盐场,曾经创造过整个四川地区四分之一的盐产。

拥有30多道工序的手工制盐技艺,如今已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辉煌为何会湮灭?手工制盐为何走向衰落?《巫咸鉴宝》第四集为你解答。

天降财富,人人追逐。灶户们在意识到盐巨大的价值后,争夺卤水,纷争不断。

这样的情况,持续到北宋年间,一位叫作雷说的知监出现。他在盐泉旁垒石建池,将盐水储存起来,再在盐池外设一横板,板上钻孔,用竹笕相连,分别引往各户熬煮,一股一份,以此收取税金并使灶户担当相应的权责利。

历经千年,木板演变为生铁板,其上的小孔也由最初的30孔,增加到69孔。这一方法彻底杜绝了争端,并大大提升了盐的产效,这种分配模式远早于西方的“股份制”,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

与其他盐泉相比,宁厂盐泉浓度高,杂质含量低,盐床蕴藏量大。这些优势,让它成为华夏大地上最早大规模利用的盐泉之一。

由盐卤到盐,是一次生产加工的过程。是成熟的生产工艺,完备的生产条件,以及人的智慧与劳动,共同实现的成果。

盐场第三车间,曾是集合上述所有要素的生产核心。

荒草丛生下,掩埋的是占地5000多平米的厂房。如今,厂房大部分建筑已破败残缺。

透过残存的小部分石柱与木构件遗存,盐灶、盐锅和储卤池,还依稀能辨认它曾经的格局。

古代制盐,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具体展现。盐卤由木笕引入澄水桶,沉淀杂质后,导入炉灶上纵向排列的铁锅中。

经验丰富的师傅,稳定火力,加热卤水,依据熬煮工序,将预热后的卤水逐次舀入温度更高的铁锅中。

猛火熬煮,迅速蒸发掉水分,待出现盐花时,参入生漆籽熬的油,中和杂质。

滤除浮渣,放入盐种,促使卤水结晶成盐粒,最后再过滤烘干。

传统制盐,一共要历经30道手工工序,2014年,巫溪传统手工制盐技艺入选为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太平天国运动及抗日战争时期。长江水道被封,让淮盐无法运抵湘鄂,内陆甚至出现了盐荒,大宁盐场为缓解这场危机,加大盐产量,史称“巫盐济楚”。

1940年,盐场年平均产盐量达到15.8万石,巨大的产量,引起了日军的注意。

1941年8月8日,7架日机在宁厂峡谷上方投下35枚炸弹,4名盐工壮烈牺牲。

如今,“万灶盐烟”已化作历史的风烟,只剩下残垣断壁和锈迹斑斑的制盐锅灶。工业进步和物流发展使手工制盐最终走向衰落。而宁厂之盐,余味悠长,她带给人类的,不仅是物质的丰厚,还启迪了人类的智慧,推动了长江三峡地区文明的发展。

文案:彭钰杰 冉长军

后期:陈婧

外联:冉长军

摄像:从鑫 彭钰杰

审核:李成 杨光 张译文

出品单位:

巫溪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巫溪县文物局

联合出品:

巫溪县博物馆 巫溪县文物管理所 巫溪县文化馆 巫溪县图书馆

制作单位:

重庆华龙网集团